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
文章于 2020年9月8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查看原文
被用户删除
其他

如果香港太难,欢迎来深圳

良叔大大 良大师 2020-09-08

NO°/222

Saturday,November 23,2019

致   目光独到的你






作者 | 徐大维

来源 | 良大师

(ID:liang_da_shi)

个人微信号:liangshujiushiwo(不闲聊)


中国学生Susan,在多伦多读大学,同时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的交换生。

然而,却在求学路上戛然而止。

 

以下是她在香港中文大学的经历,引用她的自述:


“我以为自己只是睡过头、翘了课,没想到课停了,校园巴士取消了,餐厅关闭了,外卖送不进来......” 


手机弹出一张烟雾弥漫的图片,“小心点,学校出事了”。



冲突,暴乱,封锁,恐惧......



晚上又收到消息:香港中文大学继续停课。


从决定逃离港中大,到收拾行李出宿舍,3分钟


“出校门后不要说中文,不要拍照,不要停留,沿着公路一直往前走,往前走。”


港中大校门口满是路障,一大帮黑衣人蹲坐着,有戴白口罩的,有戴防毒面具的,有拿着盒饭在吃的......


我抿紧了嘴唇,不敢看,紧张地仿佛心要跳了出来,只有向前、向前、向前......


与同学汇合后,我们坐在通往皇岗口岸的巴士上,香港中大一下子登上了热搜:

火光、暴乱、打砸抢、无差别攻击......


后怕的恐惧,再一次袭来。

当看到“深圳欢迎你”的一刹那,我哭了。


▲图与文无关


马克·吐温有句名言:

历史不会重演,但却押着相似的韵脚。


作家陈秉安曾写过一本轰动一时的书,名字叫:《大逃港》。

这本书记录了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深圳偷渡事件,其中记录了一位偷渡客的描述。


他潜伏在草丛中,攀爬铁丝网,浸泡在冰冷的河水之中。

当他千辛万苦到达彼岸,看到“香港”二字时,忍不住潸然泪下。


 

频繁的逃港事件,惊动了高层,也由此引发了一个思考:

香港回归临近,如果河对岸贫瘠不堪,人人纷纷想逃离,港人会作何感想?


是的,必须要有一扇窗,让他们看到希望。

而深圳,自然成为了那扇窗,也肩负了陪太子读书的使命。


良叔不禁想到《权力的游戏》中的琼恩·雪诺,作为一名养子,陪着史塔克家族的嫡系们读书练剑。


然而,随着剧情的发展,大家发现他才是真命天子。


1

历史:深圳的疯长模式


1979年建市前的深圳,是宝安县的一个小镇,只有两条水泥路穿过小镇:

一条是人民路,一条是解放路,全长不到2公里。


 

良叔的爷爷从事基建会计工作,早在1980年便响应国家号召,来到深圳支援建设。

 

1984年,还在上小学的我和父亲,来深圳看望爷爷奶奶。

他们的员工宿舍在华新村,对面就是华强北。

 

不过那时的华强北可没现在这么繁华,严格来讲,那时还没有“华强北”。

只有水坑、田地和远处依稀可见的笔架山。

 

当时香港连续剧《霍元甲》红彻南北,主题曲“万里长城永不倒”也广为流传。




年幼的良叔,站在华新村楼下,面朝香港,嘴里哼着歌,打了一套“迷踪拳”。

那是一代人的记忆,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,觉得香港繁华而神秘。

 

而对于深圳,几乎没人听说过,也没人相信“那个鸟不下蛋的地方”,会变成今天的模样。


一晃,已经快40年了。

 

如果说,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世界史上的一大奇迹,那么高歌猛进的深圳,就是这一奇迹的火箭头。

 

如今的深圳经济特区,已然是一座充满创新力、动力、活カ的国际化魅力城市。

 

1979年,深圳市蛇口工业区炸山填海,打响中国改革开放的“开山炮”。 

 

▲蛇口开山炮

 

1982年开始动工的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,在建设过程中达到了最快三天盖一层楼的惊人速度,创造了历史上的“深圳速度”。

 

1985年,这座160米高的地标建筑,共53层,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座综合性超高楼。


▲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 来源《百度百科》

 

1995年,高达324.95米,68层楼的地王大厦主楼,以2天半一层的建设速度,刷新“深圳速度”。


比预期提前2个月封顶,成为当时中国第一高楼、亚洲第一高楼、世界第四高楼。


▲地王大厦 来源《百度百科》

 

2004年11月,总面积达55万平方米的华润中心一期华润万象城竣工开业。


这标志着深圳首个集住宅、商业、写字楼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诞生,

而万象城至今也仍是行业内顶级的商业标杆。


▲华润万象城 来源《百度百科》

 

2010年12月31日,深圳湾体育中心竣工。

这是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要会场之一。


▲深圳湾体育中心 摄影人:孙正恒

 

2014年7月15日上午,福田高空600米上的最后一根长达10余米的钢柱吊装完成。

“深圳第一高楼”的名头,落到了平安金融中心。


 ▲平安金融中心 摄影人:于珑璋

 

今天,深圳成为了中国摩天大楼最多的城市,放眼世界,也仅次于迪拜。

它的整体发展也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城市之列。

 

如果从1979年宝安县升级为深圳市算起,2019年是深圳的“不惑之年”。

 

走向“四十大寿”的深圳,在城市建设、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等方面,都已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,并在国际舞台上展露出不可忽视的竞争力。

 

40年过去了,这世界没变,依然遵循丛林法则,弱肉强食。 


但深圳早已不是40年前的模样。

那个积贫积弱、破烂不堪的时代,早已被深圳远远甩在身后。


2

经济:深圳已赶超香港


1984年,在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阅兵典礼上,深圳蛇口工业区的彩车赫然挂出醒目的标语:时间就是金钱,效率就是生命”。

 

▲1984年国庆阅兵蛇口工业区彩车

 

凭着这股一往无畏的“闯劲”,在改革开放的前10年里,冲在时代前锋的深圳,创下了无数个全国“第一次”:

 

1980年,在中外合资企业竹园宾馆和友谊餐厅里,第一个试行企业劳动合同制;

第一个改革工资制度,将市场机制引入工资分配领域;

 

1983年,深圳宝安联合投资公司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,诞生中国大陆第一家股份制企业;


▲新中国第一张股票

 

1984年,深圳率先开放生活必需品价格,第一个取消各类票证,终结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票证制度,打响市场经济第一枪;

 

1987年,第一次进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; 

1988年,成立新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——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;

......

 

深圳真的是以一年一小步,三年一大步的节奏狂奔。

作为一个个体,也能明显体会到这种巨变。

 

2000年,良叔来到深圳工作,租住在皇岗村,靠近皇岗口岸。

在皇岗村有一种人特别耀眼:


他们戴着大金链子,拿着大哥大,操着港味普通话,出入皇岗村最“高档”饭店,身边往往还坐着一位年轻貌美的小姐姐......

 

他们就是粤港车司机,在深圳香港之间来来往往,拉人拉货,收入不菲。

那时,还能经常见到来深圳买菜的香港阿姨,她们说深圳的东西太便宜了......

 

现在呢?

皇岗村已经很少见到粤港车司机,香港的买菜阿姨更是不见踪影。

 

取而代之的是,落马洲地铁上,拎着大袋小袋的深圳居民。 

是的,深圳人有钱了,深圳也强大了。

 

2016年,中国城市竞争力十强排行榜中,深圳力压香港上海,勇登第一。

 

2017年,深圳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,高达2.04万件,是第二名北京(0.51万件)的四倍,甚至超越了德国(1.89万件)和韩国(1.57万件)

 

深圳成为当之无愧的“创新之都”。

 

1997年回归时,香港GDP总量占到大陆的18%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的GDP加起来,都比不上香港。

 

然而,就在去年,香港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约24000.98亿元,而深圳的GDP为24221.98亿元,整整高出香港221亿元。

 

这个历史上的小渔村,从此全面超越香港,接过粤港澳大湾区一哥的接力棒。

一河之隔的两座城,上演着势不可挡的剧变。

 

飞速发展的深圳,反超香港之后,更是以一城之力,扛起美国对中贸易战的大梁。

 

上半年,美国疯狂封锁中兴、华为、大疆这些国际一流的中国顶尖科技企业,被网友调侃“这不是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,而是美国与深圳的贸易战”。


▲美国发起与粤海街道办的贸易战

      

哦不,准确地说,是美国与粤海街道办之间的贸易战!


这虽是段子,但也是事实。

深圳强大的科研力量,有目共睹。


 

坐拥领先科技企业的粤海街道,位于南山区中心,是南山区GDP的主力军。

 

深圳南山区有多强? 

2018年南山区GDP突破5000亿元大关,达到5018亿元,人均GDP超5万美元,综合实力位居中国百强区之首。

 


如果说撑起半壁江山的粤海街道办,是南山区的一个缩影,那么位列全国百强区之首的南山区,就是深圳高速崛起的缩影。

 

虽然,粤海街道办后来“辟谣”,称这些企业只是起步于此。

但一点也不影响“气派”的深圳,大有“斯为泰山而不骄”之势!

 

10年前,深圳只有一家世界500强企业——平安集团,今年,深圳的世界500强企业已增至6家,且均为深圳本土企业——平安、华为、正威国际、招商银行、万科、腾讯。

 

每一个名字,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。



最值得深圳骄傲的是:

平安集团在中国民营企业排行榜中排名第一、华为排名第二、正威国际排名第三。


也就是说,中国最强的三家民营企业,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,终于长成了腰杆挺直的参天大树。

 

除此之外,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科技龙头企业,都在深圳设立了总部:

深圳阿里中心;

百度国际总部;

苹果深圳研发中心;

高通深圳创新中心;

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南方总部;

IBM全球采购中心;

甲骨文中国研发中心;

沃尔玛中国总部;

UPS亚太航空转运中心……



而位于深圳的华大基因,不仅拥有中国最大基因测序研究机构的称号,还先后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“中国部分”、“炎黄一号”亚洲人基因组图谱等重大项目。


同时,华大基因也是中国第一、世界领先的基因组测序机构。



当然,深圳还有名列世界前端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商:

比亚迪。



中国大陆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:

中兴通讯。



国内最大的ERP软件供应商:

金蝶。



全世界最大多媒体音响整机产品提供商:

三诺集团。



全球知名的激光加工设备生产厂商:

大族激光。


国内最大特种计算机提供商:

研祥智能。


中国最大的民用无人机制造商:大疆。

说起深圳的大疆无人机,不得不提到香港科技大学。


 

2003年,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工程系开设了一门机器人课程。

它要求学生自主设计、制作和调试机器人。

 

一位叫做汪滔的学生,发现去华强北配硬件做机器人,比在港科大要快得多。

于是出身港科大的他,来到深圳创立了“大疆”。

 

在电子科技研发生产方面,香港有顶级学府。

但深圳为科技提供了最便捷、速度最快的创新环境。

 

原来成本昂贵的无人机,用户群体非常小众。

而大疆利用深圳及周边地区强大的一条龙配套产业,成功将无人机变成了大众消费品,开创了百亿级的大市场。

 

其创始人汪滔曾感慨:

“大疆离不开深圳,因为这里有世界上最好的硬件创业环境。大疆创业成长的路上,深深打上了这个城市的烙印。

我要感谢这个时代,更要感谢这座城市。

 

汪滔就是深圳创业者的一个缩影。

我们可以自豪地说,深圳拥有最适合创业的土壤。

 

 ▲深圳南山区深圳湾一景 摄影人:张羽

  

3

文化:深圳没有“本地人”


良叔对香港最初的向往,来自小时候看的香港电影。


朝气、奋斗、刻苦、财富,那真的是香港影视业的辉煌时期,很多香港明星一度影响了良叔的人生:

 

比如找女朋友的时候,我就会潜意识地按照钟楚红的模样去找。


▲《纵横四海》剧照

 

良叔小时候,有一位要好的发小,全家搬去香港了。

当时香港还没回归,他们脸上掩饰不住的喜悦,感觉像是拿到了极乐世界的船票。

 

后来良叔来到深圳,在一家港资公司工作,去香港的机会多了,有机会亲眼目睹这座璀璨夺目的国际大都市。


然而,我也看到了另外一面:

无论日常接触,还是商务中,香港的一部分人总是有种难以压抑的优越感。

而且,这种情况真的是愈演愈烈。

 

大概三年前,我和太太去海港城。

我用英语向一位年轻的售货员问路(工作习惯),她一开始非常热情。

 

可当她看到我和太太讲普通话时,态度极度反转,一副傲慢的神情。

当我再次提问时,她从不耐烦变成粗暴......

 

其实这类事儿,我在香港还真遇到过不少。

从那件事起,我到香港再也没说过英语,而是固执地说普通话—— 

因为我不想以隐藏身份的方式,来得到接受和认同。

 

而在深圳,却截然相反。

我在深圳生活了快20年了,身边人提到深圳,很多人的共同好感是,没有方言,也没有地域排斥。

 

是呀,深圳都是外地人,谁排斥谁啊。

在广州生活两周,哪怕是一个俄罗斯人,都能跟你说一句像模像样的“唔该”,“借借”。


但就算在深圳生活两年,你可能都听不到几句完整的粤语。(实际上,良叔到现在都不会说粤语,也听不太懂......)


不夸张地说,在深圳说湖南话的人,可能都比说粤语的人多。


在这个年轻而庞大的移民城市里,来自哪里,成了最不重要的事情。

来了就是深圳人。

 

“英雄不问出处”的深圳,是全国包容度最高的城市,也是人口流入最快的城市。

 

在百度地图最新发布的《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城市研究报告》中,深圳市蝉联最具人口吸引力的城市。

实力碾压北上广,稳夺头魁。

 


深圳的城市常住人口每年大幅增加五六十万人,远高于国内所有城市。

 

当北京、上海等老牌大城市在排斥外地人的时候,一句包容又大气的城市口号“来了就是深圳人”,吸引了各地人才,纷纷踏上这片热土。

 

 

别以为大城市的名片就是排外的底气,要知道,包容才是一座城市走向兴盛的人文动力。


曾经的小渔村,如今海纳百川。

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,一路奋战,不只是为了被世界接纳,更是为了接纳整个世界。

 

4

教育,深圳正在迎头赶上


前段时间,一位中国女孩,在德国科隆街头,用中、英、德三种语言霸气地对峙香港示威者,登上了热搜。

频中的她,思维清晰、证据充足、掷地有声。


当时,有一群香港青年,举着黑旗和写满标语的牌子在德国街头聚集。


姑娘一人对峙二三十人毫不畏惧,自信满满,用一口流利的英语据理力争:

“你们把香港变成了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之一!”

 

  

这位睿智勇敢的姑娘,名叫班雅伦,来自深圳。

她小学毕业于深圳市盐田外国语小学,2008年入读深圳中学初中部。

 

如此优秀的女孩,就是深圳教育的一个样本。

 

深圳真正开始发展,不过30年的光景,但已经培养了大量人才。

说几个比较炙手可热的。

 

前段时间,英国权威杂志《Nature》,发布了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。


其中一位年仅22岁的中国青年,名列其中。 

他叫曹原,毕业于深圳耀华实验学校。

 

▲曹原 左一

 

2017年,深圳红岭中学的晏劭廷,在德国红点设计大奖赛中,获得“最佳设计奖”。


要知道“红点设计奖”可是设计界的奥斯卡,而当时晏劭廷年仅16岁成为了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得者。

 

 

众所周知的钢琴家李云迪,也来自深圳。

他毕业于深圳艺术学校。

 

▲李云迪 来自百度百科

 

其实,很多有深圳教育背景的年轻人,已经在科技、生物、互联网乃至艺术领域崭露头角。

 

当然你可能会说,上面那几个都是属于“非典型个例”。

确实,就教育而言,深圳这个年轻的城市,还无法与老牌城市较量。


但不可否认的是,深圳正在加速追赶。

深圳每年的高校升学率,都在节节攀升。

而且,政府也在主导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。

 

 

就在上月底,清华大学应届硕士生方晨,接到了深圳中学的录取通知,岗位是高中老师。

 

“28 万元年薪、一年约160 天带薪休假、免费公寓,以及未来自己的小孩可以入读该校……”

 

和方晨一起被深圳中小学录取的,几乎都是名校毕业生。

有的学校新招老师甚至全部来自清华、北大的应届硕士、博士。

 

“补齐教育短板”,深圳拿出了十足“诚意”,在师资队伍上直追甚至赶超北上广一线。

在基础教育上发力,更要在高等学府上彰显“深圳底气”。

 

以前的深圳,叫得上名的高等学府只有深圳大学。


这所学校没什么了不起,之所以为人所知,多半是蹭了马化腾的热点。

(注:马化腾毕业于深圳大学)


 

40岁的深圳,太年轻了,百年老校肯定不够资质。但一大批高质量的大学、研究所,正在高速建设之中。

 

目前深圳高校有13所,全日制在校生9.98万人。

而到2025年,深圳高校将达到20所左右,全日制在校生约20万人。

 

深圳已经与超过半数的985高校签署合作办学协议,如中国科学院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等。


其引进力度之大和建设速度之快,为“深圳速度”加速。

 

青年人的教育不仅是国家的基石,更是深圳的炼金石。

 

飞速发展的大城深圳,深知“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”。

作为城市的一张名片,深圳正在不余遗力兴建教育,奋力追赶!


5

环境:大美深圳


作家冯唐,在香港工作过两年。

他直言不喜欢香港,说走在香港街头,连个屁都不敢放!

 

为啥呢?

因为哪儿都是人挨着人,一个屁能醺到七八个......

 

如果你去过香港,应该懂得冯唐所描述的那种局促感。

那种压抑、紧张、透不过气的感觉。

 

深圳则不同,即使身处CBD你也感觉不到压抑,处处彰显着大气。


▲眺望市民中心 摄影人:崔婷婷

 

除了高楼林立,这座城市还有另一面——

900多个城市公园,一流的城市绿化。


▲华侨城生态公园的凤凰花 摄影人:恭雪梅

 

即使寸土寸金的深圳CBD,居然还保留了大片绿地。

这在大城市非常难得。


▲莲花山的树林 摄影人:良叔

  

深圳CBD是全国绿地率最高的CBD,同时也是GDP最高的CBD,经济和环境双双稳步发展。

 

去年10月,深圳荣获“国家森林城市”称号:

森林覆盖率40.68%,绿化覆盖率45.1%,市民500米可达社区公园,2公里可达城市综合公园,5公里可达森林郊野公园……

 

到2020年,全市绿化覆盖率将达到50%以上。


▲园博园的小桥 摄影人:恭雪梅

 

深圳的人文景观,也让人叹为观止。

 

▲深业上城一角 摄影人:孙正恒

 

▲鸟瞰欢乐海岸 摄影人:于珑璋

 

深圳有最美的海岸线

 ▲西冲的海浪 摄影人:于珑璋

 

深圳有最美的球场

▲摄影人:张羽

 

深圳有最美的灯光秀

▲摄影人:良叔

 

深圳与香港一衣带水,仅仅隔着一条窄窄的深圳河。

 

40年前,一岸灯火璀璨,一岸寥若晨星;

40年后,当你再从对岸眺望,可能会惊讶这边的盛世美景。

 

▲摄影人:孙正恒

 

40年的时间,深圳创造了中国的发展奇迹。

放眼世界,深圳的崛起也无可比拟。

这是一座没有明显弱点的城市,这里宜居住、宜奋斗。

 

原平安保险执行总裁,新加坡人李源祥,就曾这样评价过深圳:

“10年时间,深圳变得越来越好,而我也早已融入其中,难以割舍。

 

这座城市对于我来说已经不是简单的一个远方,这里的月光和狮城一样明亮,她是我的第二个故乡。”



6

说在最后


2000年,良叔在一家港资公司的深圳办事处; 

2001年,公司战略调整,关闭了深圳办事处。

当时的领导对我很器重,他劝我和他一起去香港,他说那里发展空间更广阔。

 

但是,我还是决定留下。

如果我说自己高瞻远瞩,那是瞎扯。

我仅仅是感性的觉得,脚下真实的热土,远胜过想象中的乌托邦。

 

现在,我为当时的选择感到庆幸。

我在深圳成家立业,虽然没有大富大贵,但却有种夯实的幸福。

 

而那位劝我去香港的领导,半年前回到深圳,从零开始创业。

他说,还是深圳的环境好。

 

不仅是他,我认识不少在香港工作的朋友,很多都已“倦鸟归巢”。

所以,如果你是一名“港漂”,太难的话,就回来深圳吧。

 

即使你是一名香港同胞,如果觉得太难,也可以来深圳工作发展。

哪怕来深圳旅游几天,相信你也会有不凡的收获。

 

这次,我为深圳代言,想张开怀抱,对你说声:“深圳欢迎你!



本文作者:徐大维,畅销书《超级个体:打造你的多维竞争力》作者,公众号良大师主笔,原平安集团渠道总监,香港理工大学管理硕士,知名培训顾问,简书签约作者。欢迎关注公众号良大师(ID:liang_da_shi)。


——END——


我是良大师

畅销书

《超级个体:打造你的多维竞争力》作者

原500强高管

著名咨询公司联合创始人

良分文化CEO

平时给大家解答工作、生活中的疑难杂症

被大家亲切地称为“良叔

欢迎大家添加我的微信,与良叔亲密接触
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,加我微信

闭嘴的王思聪,已是中年人

消费主义是如何把你掏空的?

年过40,人生半坡,你要杜绝这5件事

中国老龄人口将超1/3,真相可能比想象更残忍

李诞辩论首秀,出场即巅峰:我只是假装不努力,你可别当真

 

若你喜欢这篇文章

给良叔点个“在看”吧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